我是苗族的,不曉得如何寫,不過可以提供些建議:少數民族地區的開發在毀壞當地文化和風俗習慣的同時有利于當地的經濟發展,總之,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對苗族而言,我們有我們獨特的文化和深遠的歷史。文化內涵深厚,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慣常法的民族,也是第一個冶煉青銅的民族?,F代苗族文化是多元而開放的,著名的苗族藝術有苗族蘆笙舞,湘西苗鼓,湘西苗劇,苗族凳子舞,巴烏,苗琴,苗繡苗服,苗族蠟染等,苗族祖先古代發明了苗族歷法-苗歷。主要的苗族節日有:三月三,花山節(踩花山),六月六,苗年等。苗族因支系和地域分布的不同也可導致語言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對苗族而言,主要以稻米和玉米為主糧,過年有年糕,近似日本年糕的做法。苗族根據歷史,有“盤瓠崇拜”,許多南方少數民族也有盤瓠崇拜,(《清史稿》:古西南夷多盤瓠遺種,曰僮,曰苗,曰瑤。。。。。。苗蠻尤多。),所以原則上苗族行醫行藥者不吃五爪動物。過年的時候,全家必須讓自己的狗先吃(盤瓠:犬圖騰),打苗人的狗視為對主人不敬。而苗族歷史根據傳說是這樣的:苗族發源于上古九黎部落,其首領為蚩尤(苗文:Yeuf Chik),,蚩尤即為苗人共祖。蚩尤和炎黃部落發生戰爭,即歷史上著名的涿鹿之戰。炎黃部落九戰九敗,遂造指南車,乘大霧彌漫進攻蚩尤,蚩尤戰敗,傳說蚩尤死后化為楓樹,故有地方苗族自稱蒙”(苗文:Hmongb/Hmoob)意為“樹心”的意思,楓樹心生妹榜妹留(漢語意思:蝴蝶媽媽),妹榜妹留才生苗族遠祖姜央。